已有1條回答
小黃人
厭學是讓家長感到最無措的一件事,有時候家長可能因為過于焦慮,對孩子不學習這件事感到非常的著急,就會采用壓迫的方式讓他們去學習,但最終并不能解決問題,那么孩子厭學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有哪些呢?
孩子厭學的原因
望子成龍:望子成龍是所有家長共同的心愿,但是實現美好愿望的條件往往是加在學生身上過重的學業負擔,如果過重的學習負擔超過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就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的心理。
家長為了讓孩子將來有一個好的前程,就拼命給學生施加壓力。繁重的學習任務和精神壓力,以致學生完全不能承受,學生對于家長的這種做法不能理解 從而產生反感,從對家長這種做法的厭煩發展到對學習的厭煩,最終發展到厭學。
學校學習環境的影響:沉重的學習負擔往往是造成學生厭學情緒的主要原因。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高低,而忽略了學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質,這種對學生能力的錯誤評價也使學生頗為不滿。這便直接導致學業不好的學生對他們的學習行為及結果進行消極的歸因,這便直接推動了厭學情緒的出現。
學校原因:當今學校過于注重升學率,學生課業繁多,為了能多多教授知識,很多老師就在課堂上采取填鴨式方法,一味的灌輸也不去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去消化。
孩子厭學的解決方法
第一,理解孩子的狀態。跟孩子充分溝通,理解孩子目前面臨的各種的壓力和困難,支持、接納,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泄。
第二,給予鼓勵和認同。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真誠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不足之處表示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完善自我身份的認同。
第三,學會給孩子減壓。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第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善于思考,而非被動接受知識,以此提升學習的效率。孩子在學習中有了成就感,就會有學下去的興趣。
第五,幫助孩子應對困難。當孩子眼中已經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再告訴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勞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給予理解、接納和共情。和孩子溝通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著手,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孩子不想寫作業的解決方法
1、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要知道“第一”只有一個,并且只屬于努力向上、不畏困難的人。父母要了解孩子困難所在,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為此而努力。對于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只能讓孩子跟自己進行縱向比較。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人都是有差異性的,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如果父母對孩子下硬指標,“一定要進前十名”“每科都要95分以上”,孩子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對是否能達到目標十分擔心,面對困難,心理承受不了,就會產生消極厭學情緒。
2、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長歷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某電視劇觀后感想,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
此外,早晨起來跟孩子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Copyright ? 2015 -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